外周静脉疾病

2021-11-11

外周静脉疾病指静脉的结构或功能异常使静脉血回流不畅、静脉压力过高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为特征的综合征,以下肢沉重、疲劳和胀痛、水肿、静脉曲张、皮肤营养改变和静脉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外周静脉是指位于胸腔、腹腔以外的中等大小或中等以下的静脉总称,指的是头颈部和四肢的静脉,主要包括头部的颈内静脉、颈外静脉;上肢的手部的静脉、手臂的静脉包括头静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以及腋静脉、锁骨下静脉等。下肢静脉血管主要包括:小隐静脉、大隐静脉、股静脉以及交通静脉;旋股内侧静脉、旋股外侧静脉等静脉。

外周静脉疾病约占外周血管疾病的60%,外周静脉疾病主要包括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三类。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的数据,中国静脉曲张发生率为10%-40%,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0%-20%,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发生率为20%-34%。2019年,中国静脉曲张患者就高达3.9亿;深静脉血栓患者有150 万;髂静脉受压发病率为70万人。

外周静脉疾病发病缓和,症状不明显,容易反复,导致患者病情容易贻误,病人基数多,但很多患者并没有意识到静脉疾病需要进行治疗,而进行治疗时又错失了最好的治疗时期。医生有时候也缺少治疗意识。这些综合因素导致静脉疾病的重视程度不够。静脉疾病发展到后期可能会引发肺栓塞、突发性心脏病等并发症,肺栓塞是仅次于冠心病和中风的第三大心血管死亡原因,被称为“隐形的杀手”。

静脉曲张是最常见的静脉疾病,是由于血液淤滞、静脉管壁薄弱等因素,所导致的下肢静脉迂曲、扩张,发展到后期可能出现活动性溃疡、形成血栓。 静脉曲张在女性中较常见,主要是由于雌激素影响静脉结构,或是妊娠增加骨盆和腿部静脉压力。据统计,约70%的下肢静脉曲张发生于大隐静脉,还有20%左右发生于小隐静脉曲张,以及10%左右的其他类型静脉曲张。其发病隐匿,是不可忽视的“隐形杀手”,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致死性肺栓塞。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是传统的手术疗法,如今依然常用,但手术创伤较大。热消融、泡沫硬化剂及新兴的CHIVA(Conservative and Hemodynamic treatment of the Venous Insufficiency in an office based setting)、血管闭合则属于微创治疗。射频消融是热消融疗法中的主流,将能量以热能形式传递到静脉壁,从而使得病变静脉闭塞。

深静脉血栓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所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有三个主要的致病因素—血管壁损伤、血流缓慢、凝血功能异常,因此妊娠期妇女、骨科手术病人容易出现深静脉血栓。在临床上仅有少数深静脉血栓患者有明显症状,早期漏诊、错诊的比例较高。但深静脉血栓可能会危及性命,引发包括肺栓塞(PE)、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在内的并发症。20%-50% 的深静脉血栓患者可能罹患血栓后综合征,症状从下肢轻微水肿到色 素沉着不等,严重患者甚至出现静脉性溃疡,该病在临床上很常见,给病人带来的负担重且费用高。而肺栓塞是仅次于冠心病、中风的第三大心血管死亡原因,与深静脉血栓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VTE)。肺栓塞中75%-90%的血栓都来自于下肢深静脉和盆腔静脉丛内的血栓,在深静脉血栓患者中有近50%发生肺栓塞。对于深静脉血栓,在首选抗凝治疗的基础上还有四种介入疗法——导管接触性溶栓(CDT)、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结合支架植入、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导管接触性溶栓是通过导管将药物直接作用于血栓,而在第三版《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新增的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是通过机械方法清除血栓,浸渍、切碎、去除、溶解或液化血栓。其中,血栓抽吸导管可给予负压直接将血栓吸出血管。 对于已经发生深静脉血栓且有高度脱落风险的患者,临床上越来越多地应用可回收或临时腔静脉滤器,以预防复发性肺栓塞的发生。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又称Cockett综合征,指髂静脉从其前部开始受髂动脉压缩,导致管腔内黏连、管腔狭窄或 静脉闭塞等变化,从而造成髂静脉阻塞,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该病主要是由髂静脉解剖因素所致。2019年中国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发病数为70万例,2019年到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0.1%,预计到2030年发病数将达到200万例。对于无症状或出现轻微症状的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多采取保守治疗,穿弹力袜,改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卧床或久坐,同时也可以服用抗凝药物。而对于后期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可以进行腔内血管成形术,植入球囊、支架。随着微创技术不断发展,专用静脉支架已经成为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首选。